关闭广告

美国政客拿中国说事邀请印度加入"北约+" 印度拒绝了

环球时报国际68435人阅读

据《印度斯坦时报》等多家印媒报道,印度公开拒绝了美国政客提出的邀请印度加入“北约+”的提议。

印度外长苏杰生8日表示,印度没有加入“北约+”的打算,这个联盟模式“不适合印度”。



印度外长苏杰生 图/印媒

此前,据美媒报道,美国国会中的“美中战略竞争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建议把印度纳入“北约+”机制,以进一步共享情报。

据美国《国防邮报》报道,“美中战略竞争众议院特别委员会”提出这一建议时公然拿中国说事,宣称此举能“震慑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挑衅”。

值得一提的是,美方这一提议,是在印度总理莫迪将于6月22日对美进行国事访问前发出的。面对美国政客的挑弄,奉行不结盟战略的印度当然不会轻易上当。

为了与中国竞争、遏制中国,美国政客近来不断打“北约牌”,试图把其他国家拉下水。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正和日本磋商设立联络处。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披露,法国总统马克龙反对这一提议,他认为北约不应扩大到北大西洋以外,“如果推动北约扩大光谱和地理范围,将犯一个大错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北约声称是区域性联盟,不应当寻求地理突破。亚太不欢迎阵营对抗,不欢迎军事集团。

延伸阅读

反对北约在日本设立代表处,马克龙对印太概念早有怨气

|陶短房

日前,据媒体报道,由于法国总统马克龙反对北约在日本设立代表处,由美日两国政府所极力倡导的这一动作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



法国总统马克龙 图/新华社

马克龙亮出了“红灯”

当地时间6月5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多达8位“熟悉相关内情的消息人士”话称,由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反对,北约在日本首都东京设立该组织在亚洲第一个正式代表处(称作“联络办公室”,严格说来这一说法并不确切)的计划,被搁浅达数月之久。

2007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成为首位到访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的日本政府首脑,首次提出与北约互设代表处。2018年,在美国和英国的极力推动下,日本驻北约联络办公室以日本驻比利时大使馆附属机构的形式成立,但鉴于方方面面存在严重分歧,北约迟迟未能就在日本设立其代表处达成一致。

今年1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高调访问日本,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达成了“加强彼此间关系”的共识,随后就频繁传出消息,称北约计划“很快”在日本开设代表处。

5月1日,日本《日经亚洲》刊出独家新闻,言之凿凿援引来自“日本和北约官员”的信源报道称,北约驻日本代表处将在2024年正式挂牌,并极可能于2023年7月北约峰会(7月11日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上敲定此事。

如果《金融时报》传出的最新消息属实,表明北约成员国在是否将触须延伸至北大西洋范畴以外,迄今并未如美日英等国所竭力表述得那样“已达成共识”。

从该报道的语气分析得知,马克龙对北约在日本东京设立代表处持保留意见由来已久。报道称,就在上周,马克龙在一次会议上强调,推动北约将覆盖范围扩大至“其地理范畴之外”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报道同时援引“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消息人士”的话称,法国不愿支持“可能加剧北约与中国间紧张关系”的政策。

上个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就相关新闻发表评述称,亚洲是和平稳定的高地,也是合作开发的热土,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斗争的角斗场。之后她还强调,北约持续东进亚太,干预地区事务,势必会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周边各国应当对其行动表现出高度警惕。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图/新华社

法国何以唱反调

其实,马克龙一贯反对北约在所谓“印太”地区插足过深,甚至对美国首创、日本和印度等国津津乐道的“印太”概念也不甚感兴趣。

这是因为“与北约保持密切但有一定距离的关系”,以维护自身独立自主,是战后法国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

1949年北约成立时,曾在二战中遭受“亡国”之苦的法国成为创始成员国之一,当时北约甚至把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

但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英国、法国为了重新占领苏伊士运河,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对埃及进行的军事行动)中,美国对陷入危机不能自拔的法国见死不救甚至落井下石,极大刺痛了法国人的自尊心。

1958,随着阿尔及利亚危机(因阿尔及利亚问题法国第10空降师企图发动政变引起的危机)的深化,戴高乐重新上台,成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随后提出了“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军事战略,并向美国提出了交还法国在北约中驻军指挥权的要求。

遭拒绝后,法国于1965年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1966年初正式退出),收回全部军队指挥权,迫使北约驻军撤出法国领土(1967年完成),北约总部也从此迁移至布鲁塞尔。

此后法国完全根据自己意愿决定是否和北约“联动”:它曾作为单独主体参加了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也曾“一次性”交由北约指挥其军队,参加了在波黑进行的维和行动,却拒绝追随美国参加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由于“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并非退出北约,法国在退出期间不参加北约军事行动、不享受北约军事保护,却仍旧要缴纳会费(约占北约非军事预算的15%)。

伴随着华约解体、冷战结束,东西方阵营一度模糊化,“既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的戴高乐主义似乎变得无的放矢。2009年,在被称为“第五共和国最亲美总统”的萨科齐推动下,法国重返了北约军事一体化。

但法国的重返并未换来如萨科齐所吹嘘的“盟友敬重”,反倒不得不被套上一个又一个“协调一致”的紧箍咒,这让“法国重返北约”连同始作俑者萨科齐及其所属政党,一并不受欢迎。萨科齐本人未能连选连任,他所在的共和党自他败选后也再未执政,甚至无法杀入决选。

俄乌冲突爆发前,马克龙就多次强调“欧洲自主防卫”,主张淡化北约在欧洲的影响,减少欧洲大陆对美国的安全保护的依赖,自然对美国假北约之手染指的“印太”事务不感兴趣。

俄乌冲突的爆发让欧洲大陆、尤其北约和欧盟东部成员国感到唇亡齿寒,一时间北约概念在欧洲再度走红,马克龙也不便在欧洲防卫问题上明显立异。

但“印太”却是另一码事。

此前,对美英在北约之内再构筑“三国”“四方”等“亲上加亲”的“内层核心圈”,尤其借这些“小圈子”攘夺法国既得利益,如硬抢法国在澳大利亚的潜艇合约,法国朝野早已对此愤愤不平。

如果说,他们对“来自欧洲东部的军事威胁”,权且接受“这是北约该管的事”“法国也有义务参与”的说法,那么,对在北约旗号下,远离“北大西洋”的地理范畴,去遥远的“印太”“火中取栗”,当然是心不甘、情不愿。而且,此举还可能得罪中国。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拍摄的北约峰会现场 图/新华社

马克龙会否转变立场?

但对马克龙的姿态也无须看得太重。

正如许多分析家所言,北约“联络办公室”定义模糊,概念宽泛,在不同国家设立的该机构名称虽同,责权范围却大相径庭,与其关注一个机构的设否存废,不如关注更实质性的,如北约在“印太”竭力维持和扩张其军事霸权的实质性行动。

北约有重大事务“一致赞同”的规则,只要法国一个成员国否决,在日本设立代表处也不可能实现,何况对此举有异议的北约成员国也远非法国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龙对北约在日设立代表处的“否决”,是在有英国背景的《金融时报》上首发,并被“日本网”等广泛发布。

而素称发达、对国政新闻高度敏感的法国主要传媒事前事后近乎一字不提(个别非主流法语平台用转载金融时报消息的形式作了简短报道),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对这件事,一如对“军事介入‘印太’事务”本身,法国上下均不感兴趣。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电动汽车主导权被中国引领,欧洲着急了

郑谊 浏览 8583

那个被纪梵希炒掉的“大妈”,却在优衣库封神了

InsDaily 浏览 10647

高位推票左江科技,给予“买入”评级:华安证券研报是否违规?

面包财经 浏览 8865

众望所归!诺兰凭《奥本海默》 获最佳导演

网易娱乐 浏览 8002

消息称特斯拉辅助驾驶将于今年夏天在中国市场推出

智车情报局 浏览 8062

中国女足世界杯赛程:7月22日、28日对丹麦海地,8月1日对英格兰

直播吧 浏览 15129

高温天怎么穿?参考这27套,清爽时髦过夏天

七柒时尚笔记 浏览 11615

前TVB男星直言想生二胎 妻子4年前以52岁高龄诞女

TVB剧评社 浏览 11472

系“两条腰带”,历久弥新的时髦法则

时装男士杂志 浏览 15243

马克龙呼吁乌克兰盟友"不做懦夫" 被德国防长批评

环球网资讯 浏览 8410

网易2023 Q2财报:净收入240亿元,AI技术助自研游戏爆款频出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0123

“最贵ST股”*ST左江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停牌前连续两日20CM涨停

界面新闻 浏览 8429

员工被指在直播间低价倒卖他人快递 中通:已报警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51684

王子文不愧是小个子穿衣模板 显高又时髦

潮人志Fashion 浏览 8725

真要卖了!中国海军052D亮相中东防务展"推销"自己

军武速递 浏览 71821

结婚4周年!Akira来台陪妻儿 获林志玲送甜蜜贺卡

扒虾侃娱 浏览 12517

中国防长"香会"发言现场满座 连过道都站满了听众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2811

朝鲜新型隐身护卫舰高清照公开 配备战略巡航导弹

澎湃新闻 浏览 10748

35岁赵丽颖晒卖萌自拍 表情可爱似少女!

侦探娱乐 浏览 10831

普京首访俄"最难抵达"地区 离美国阿拉斯加州仅55英里

红星新闻 浏览 52760

科曼:让贝尔温首发是希望他在内线有更多移动

懂球帝 浏览 6414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