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3万亿苹果黑洞:赢者通吃,还是泡沫一场?

雪豹财经社8302人阅读


市值恐高症开始弥漫

作者 | 瀚星

封面来源 | 苹果官网

时隔3年,巴菲特再次减持苹果。

2月14日,伯克希尔·哈撒韦2023第四季度持仓报告出炉,期内,该公司减持1000万股苹果股票,减持市值约18亿美元。

作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2023年,苹果股价累计上涨近50%,如同黑洞一般吸走美股牌桌上的大量资金筹码。以“股神”旗下公司为例,即便在减持后,苹果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一大重仓股,在披露的持有资产中占比50.19%,持有市值逾1700亿美元。

引发部分投资机构质疑的,是苹果市值飙高与业绩平平之间的矛盾。

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在今年1月的一份报告中提出,苹果过去一年大部分季度业绩都未达到预期,但股价表现却优于其他公司。自2022年Q4起,苹果营收已连续4个季度下滑,iPad和Mac销量多个季度不及预期。

在这背后,还蕴藏着市场更大的忧虑。

过去一年,包括苹果在内的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约30%,马太效应加剧。在美股影响下,全球资本市场的集中度已达到上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的水平。

2000年初,美股Dot-com泡沫破裂,标普500指数下跌超过40%,无数价格虚高的科技互联网概念股估值一夜清零。不少投资者也因此患上“市值恐高症”,格外提防那些被资本追捧、市值体量庞大的上市公司。

历史会重演吗,苹果的吸金黑洞还能维持多久?


科技股市值占比走势 图源:美国银行,BofA GLOBAL RESEARCH

3万亿吸金黑洞

2023年,苹果的财报数据和二级市场表现背道而驰。

2023财年(自然年2022年Q4至2023年Q3),苹果营收同比下降2.8%,且连续4个季度营收下滑。上一次苹果单季营收同比下滑,还要追溯到2019年的Q1。



苹果营收负增长的原因,部分来自消费电子行业整体需求下滑,其中以Mac所处的PC市场最为严重。据Counterpoint Research,自2022年Q1起,全球PC市场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行,2023年出货量较前一年减少14%。2023财年,Mac的营收同比下滑近27%。

作为苹果的核心产品,iPhone在智能手机行业中依然领先。2023年,iPhone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0%,首次超越三星登顶全球第一。但在其优势最明显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批发价大于等于600美元),市场份额从上一年的75%降至71%。

但iPhone也难以避免地受到行业整体规模萎缩影响。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5%至12亿台,达到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年初,苹果中国首次在官网对刚发布的新品手机iPhone 15系列机型进行降价。摩根士丹利在近期一份研报中下调了iPhone在2024年Q1的预期产量,并表示iPhone订单从2023年12月起开始放缓,销量或低于预期。

硬件销售遇到增长瓶颈的同时,苹果的软件服务相关业务则受到欧盟区监管影响,将调低该地区的App内流水佣金,并开放第三方应用商店。这将对苹果在欧盟区的营收和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与公司业务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苹果市值增长了1万亿美元,并在6月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成为美股市场最引人瞩目的资金黑洞。

在苹果之前,石油公司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资本市场扮演吸金黑洞的角色。

2007年,中石油登录A股市场,上市当天盘中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万亿美元市值公司,比苹果达成万亿市值早了11年。但中石油的高估值只是昙花一现。

2019年底,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成为全球首个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半年之后,苹果完成了对沙特阿美的市值超越,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并在此后屡屡打破市值里程碑。

如果仅看美国公司,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2万亿和3万亿美元的都是苹果。部分观点认为,苹果的市值将在2024年更进一步。美国投行韦德布什分析师Dan Ives预计,苹果总市值可能在今年底突破4万亿美元。

虽然苹果受到各种质疑,但并不妨碍资本对投资这家公司趋之若鹜。

马太效应加剧

像苹果一样的吸金黑洞,在美股市场还有六个。

1月25日,微软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与苹果顶峰相见,并暂时超越苹果成为美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整个2023年,微软股价上涨约56%。

此外,亚马逊、Meta、谷歌、英伟达、特斯拉在过去一年均有50%以上的涨幅,其中英伟达全年涨幅达到240%。这7家科技公司,被美国银行命名为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以下简称M7)。



多数华尔街投资机构认为,过去一年美股的涨幅主要由这7家科技公司贡献。

据国联证券统计,2024年美股标普500指数上涨约25%,其中M7一共贡献约16%的涨幅,占该指数全年涨幅的6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约43%,M7一同贡献约31%的涨幅,占比72%。

这七只股票在2023年的平均涨幅达75%。如果剔除M7,其余493家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股价仅上涨了12%。

高盛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当前M7的股票市值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比重在30%左右。从过去40年市值最高的7只股票占标普500指数的比重变化趋势来看,这一比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标普500前七权重股市值占比图源:高盛全球投资研究

据多家华尔街投资机构分析,当前马太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包括M7的高盈利能力、AI投资热潮、流动性宽松带来的估值扩张以及周期性因素。

以M7中市值最高的微软为例,在新近发布的2023年Q4财报中,微软的净利润规模达到219亿美元,同比增幅33%。

苹果虽然营收陷入负增长,但盈利能力不减,最新一份财报中,公司毛利率高达45.2%,其中软件毛利率连续两年维持在70%以上。领先的市场份额和强大的盈利能力,是推高苹果估值的内在原因。

即便是在过去一年深陷价格战泥潭的特斯拉,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Q4,仍然保有17.6%的毛利率。

国联证券研报观点认为,相较于标普500的其他成分股,M7的估值上涨更依赖于其不断上调的盈利预期。

金融市场数据供应商路孚特(Refinitiv)预计,M7在2024年的预期盈利增长,将会大幅度跑赢标普500指数的其他成分股。

此外,M7还无一例外地踩中了由ChatGPT引发的AI投资热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马太效应同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产生。拉长时间观察,M7的出现并非美股马太效应的开始,而是近10年不断积累的结果。

M7是泡沫吗?

这一轮华尔街投资者对头部科技公司的追捧,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

是年,美国知名财经节目主持人Jim Cramer,以Facebook、亚马逊、奈飞和谷歌的首字母,组成了新词“FANG”,用以指代当时市场上被公认最具成长性的科技股。4年后,苹果被纳入其中,FAANG“成团”。

截至2022年年底,FAANG的市值已占据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25%以上,马太效应显著。

与此同时,由于头部科技公司的表现出现分化,位于苏黎世的资产管理集团GAM控股公司明星基金经理Mark Hawtin在2022年提出了“MANTA”这一概念,来取代之前的FAANG——亚马逊、苹果保持不变,微软(Microsoft)、英伟达(NVIDIA)和特斯拉(Tesla)取代了此前的Facebook、奈飞和谷歌。

直到2022年底ChatGPT问世,AI投资热潮兴起,被“踢掉”的Facebook和谷歌才又重新回到投资者视野,“美股七雄”成了新的巨头团代名词。它们被认为是带动标普500指数上涨的七只表现最好的大型科技股。

但当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向头部科技股,资本市场的“市值恐高症”开始弥漫。

提出美股七雄概念的美国银行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头部科技股的市值占比已接近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期的水平。

也有乐观的意见认为,虽然资金抱团推高科技股市值的情形与2000年类似,但两次马太效应仍有明显的区别。

1999年5月上市的互联网玩具销售商eToy,在IPO前夕的最近一个财年亏损2860万美元,但上市当天股价由20美元飙升至78美元,市值最高时超过了当时全美最大的玩具经销商、已有52年历史的玩具反斗城。

2000年2月,宠物用品线上零售商Pets.com在美股上市,这家仅运营了一年、总收入不到600万美元且持续亏损的公司,在IPO中融得8250万美元,估值超3亿美元。

与上述公司相比,如今的美股七雄无论盈利能力、市场份额还是手中的自由现金流,都更加健康。

事实上,七巨头中的微软就是24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幸存者。1999年12月31日至2003年3月1日,随着泡沫破裂,微软股价累计下跌超过60%,但在泡沫消散后,微软在之后20年凭借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股价一路走高,累计涨幅达到1777%。

巴菲特曾在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看空美股,之后的事实证明了他是对的。

但20多年后,面对新一轮科技股估值狂欢,巴菲特的老朋友芒格曾表示,“我喜欢这些高科技公司,资本主义应该期待偶然出现几个大赢家。”(END)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安理会就卡霍夫卡大坝遭破坏举行紧急会议中方表态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12296

货拉拉涉事司机父亲:我儿子人老实前房东和邻居也发声,具体是怎么说的?

趣看热点 浏览 122039

马祖拉:没人能防住东欧 他们一定会得分的 要把比赛看作一个整体

直播吧 浏览 6646

佩斯科夫:"瓦格纳事件"不会对俄军行动造成影响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1451

媒体:尹锡悦被邢海明大使理性发言激怒 下场发声

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 浏览 12104

方力申承认新恋情 早知女友曾受性侵并将陪她出庭

网易娱乐 浏览 15791

台军"海鲲号"舰艇涉窃韩国机密 马文君:国际丑闻

海峡导报社 浏览 8659

宠物食品第一股靠贴牌赚钱,2000亿“毛孩经济”为何跑不出自主品牌?

钛媒体APP 浏览 10445

与中石油领导牵手的女子 在SKP一年的消费积分达240万

贩财局 浏览 70965

美国防部长下令再延长两艘军舰在地中海驻扎时间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8863

前女友惊现生日会,分开多年这是要复合?

YOKA网 浏览 8976

放大招!香港“抢人”:内地9所大学毕业生可落户

中国基金报 浏览 15087

苹果Vision Pro发售前夕,它的对手们已经在CES上卷起来了

界面新闻 浏览 8529

滴滴代驾在全国240城落地“伴夜食堂”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8604

张柏芝被指为4000万元自愿当男子的狗 其工作室回应了

拾娱先生 浏览 44324

她拍出最生猛的国产片,可还是消失了

独立鱼 浏览 8845

王凯深夜在酒吧玩乐喝到烂醉 身旁有三位年轻美女

盖饭娱乐官方号 浏览 15379

B站举办2023百大UP主盛典,“棋手战鹰”获直播年度黑马奖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8543

大衣+阔腿裤,穿出态度才时髦!

LinkFashion 浏览 8878

翟欣欣邻居:被捕那一刻 她和她父母一边痛哭一边喊冤

大宗看萌宠 浏览 69483

TVB小生靠模仿成名拒再做翻版张智霖

TVB剧评社 浏览 15310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