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港媒:在涉中国问题上 美假装准备对话然后大开杀戒

环球网资讯12644人阅读

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南华早报》6月4日文章,原题:“奥库斯”领导人不愿对话,更热衷于装腔作势和挑衅 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拜登政府只会一招——假装准备对话,然后大开杀戒。这种做法效果如何,取决于看客的眼光。

最近一个例子是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据报道,就在会议举行的同时,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了高度挑衅性的联合海军演习,让军舰航行通过台湾海峡。如此露骨,如此老套!



视频画面

美国防长奥斯汀称,美国正与盟友密切合作,“提升我们在地区的军力部署。我们在令我们的军力更加分散、灵活,更有韧性。这将给地区带来更大的稳定和安全。”如果有来自火星的观察家目睹这一切,定会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美国及其附庸国(又称盟国)的这种言行,更有可能将该地区变成一个火药桶。你所谓的防卫在别人看来可能相当具有攻击性;你所认为的自己安全就是别人的不安全。不过,世界已经习惯了(美国)这种欺人之谈。

美国推动盟友加强对华遏制和围堵,这被称为构筑同盟。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则被说成是“霸凌和威胁”。当华盛顿在经济上惩罚别人时,就是制裁。别人也这样做时,就成了经济胁迫。奥斯汀听起来并不像希望通过真正对话来平息紧张和解决潜在爆发问题。相反,华盛顿玩的还是那套老把戏:要么把中国人说成是拒绝者,要么强迫中国默认(对自己的)遏制和包围。

在新加坡,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也加入奥斯汀的合唱团。他声称美英澳安全联盟是透明的,中国的扩军则不是。他没详细说明,也许是为了避免被问到太多令人尴尬的问题——但这种情况也不太可能发生,毕竟许多澳媒热衷于蛊惑人心、煽动战争。

马尔斯所说的“透明度”似乎与大多数人对这个词的理解不一样。为什么澳大利亚需要核动力潜艇进行区域外“军力投射”?批评者指出,在建造澳核潜艇所需的整整十年里,还必须建造新的海军港口和设施,或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这是否意味着接纳携带核武器的美国潜艇,并将澳大利亚的行动纳入美国的指挥结构?

无论怎么理解,这都不像是澳大利亚在为印太地区的“平衡”“威慑”“和平”“集体安全”作贡献,而是正相反——很可能将该国拖入地区冲突。中国人当然从奥斯汀及其澳大利亚朋友那里看到了老一套。那就是:“奥库斯”领导人显然更喜欢装腔作势和挑衅,而不是对话。(作者Alex Lo,陈俊安译)

延伸阅读

中美在香会唇枪舌剑 美国高官为何“跑步”访华

直新闻:陈先生,中美两国防长在新加坡“香会”上唇枪舌剑,但美国国务院和国安会高官却赶赴北京访问,你怎么看这种态势?

特约评论员陈冰:中美防长在新加坡“香会”唇枪舌剑,中方也拒绝了美国提出的两国防长会晤请求,但我们看到,两国防长还是同桌就餐,同框出镜,并握手致意,意味着中美关系还是有转圜的余地。最重要的一点是,两国防长在针锋相对中,还是碰出了一些共识,中国防长李尚福说,如果中美发生激烈冲突对抗,那将是世界的“不可承受之痛”。



中美防长握手

美国防长奥斯汀回应台海问题时,说台海一旦爆发冲突将是“毁灭性的”,并再次发出恢复实体会晤的请求。这说明中美都有恢复关系的意愿,美国可能更迫切一些。于是就出现了美国国务院和国安会高官“跑步访华”的现象,讨论双边关系的“关键问题”。这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我的判断是台湾问题。中美两军停止高层交流,中美关系进入冷冻状态,都是因为美国在“以台制华”上走得太远了,危害到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而中方一再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许任何外部势力插手干预。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会不惜一切代价打到底,不畏惧任何对手。

从去年中国防长在“香会”的表态,到今年中国防长在“香会”的论述,都让美国知道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美国国务院和白宫国安会的高官,便联袂到北京访问了,估计是就美国的对台政策与中国商量,以避免“误判”。海外媒体还报道说,美国中情局局长威廉·伯恩斯5月秘密访华,与中国官员就美中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可以预见,中美关系要是像拜登所说的“解冻”,中美防长今后要是能进行实体会晤,那么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必须拿出令中国信服的行动来。中方要求美方不能一方面要求沟通,一方面对华打压遏制,就包括美国频繁加大对台军售,升级与台当局的官方来往,联手日本、菲律宾等国增加台海紧张。美国负责外交和安全的官员到北京访问,如果能拿出缓解台海紧张的具体方案,中美关系有可能缓和,中美高层往来交流有可能恢复。如果仍像过去一样光说不练,那么中美关系也不会解冻。今后我们观察中美关系是否转寰的一个重要看点,就是看中美两军高层交流能否恢复。



中国商务部长会见马斯克

直新闻:中美多层次交流最近似乎活跃起来了,美国知名企业家云集中国访问,而中国商务部长、驻美大使都与美国政府官员进行会晤,中美关系会不会先从经济上破局?

特约评论员陈冰:中美关系走到现在这种状态,主要是美国为了维护霸权,抢夺全世界资源,不惜以冷战思维重构世界格局,要把世界分裂成两个体系,两个市场。

美国所采取的战略行动分为两步走,一是通过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打破俄罗斯与欧洲的经贸和市场联系,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二是把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进行经贸、科技和军事上的全面打压,打造针对中国的“小院高墙”,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和安全领域的中心和垄断地位。

从特朗普的对华加征关税,到拜登的对华“脱钩断链”,打“台湾牌”,限制对华芯片和技术出口,现在美国的战略重点已经转移到亚太区域了,要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有一个大致的判断,2027年和2028年是中美两国经济是否发生地位变化的关键年份。要是中国超越美国,那美国的霸权地位就要滑落了,世界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但拜登政府在经济上与中国的“脱钩断链”,现在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欧洲不太愿意跟进,其他地区的国家不想选边站,于是美国抛出略显温和的“去风险”,但这仍是“去中国化”,把中国当作“风险”。

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泛安全化”“泛政治化”的经济策略,已经伤及到美国经济和美国企业,比如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在访华时公开反对美国与中国的经济“脱钩”。或将近期访华的英伟达总裁黄仁勋说,中国市场是唯一的,其他市场没法替代,美国企业要放弃中国市场,自身产能起码会下降三分之一。

刚刚惊险过关的美国债务违约危机,也让世界看到美国经济的风险所在,美元的地位和信誉受到质疑,“去美元化”成为很多国家“避险”的策略。可以这样说,美国对中国进行经贸和科技打压,但自家却着火了,怎么办呢?那就和中国加强交流,看能否尽快灭火。最近中美间的经济交流开始“解冻”,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但我个人对经济交流能否融化中美关系僵局,仍然持保留态度,因为美国对华遏制战略最狠的一招,就是通过对芯片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限制,来降低中国经济的整体能力,努力维护美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霸权。

不过,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形成的巨大优势,比如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产业集群等等,对全球商业形成了“磁场效应”。你美国设限,但其他国家及其企业,仍会大步走向中国,就会对冲美国打压中国的霸权战略。市场力量也许会突破美国的政治路障和战略沟壑,美国的对华“去风险”,有可能渐渐转变为对美“去风险”。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OpenAI CEO将重返董事会

雷递 浏览 7925

大头发威,布伦森41分8板8助,末节20分&全场造对手13次犯规

懂球帝 浏览 8440

突发大事故!全广东打不了电话?电信回应

中国基金报 浏览 12116

吴晓波炮轰拼多多等电商“仅退款”功能,称会摧毁图书行业

雷达财经 浏览 8361

范丞丞妈妈逛玉器店被偶遇 满脸皱纹显老态

十一谈娱to 浏览 14236

众多UP主吐槽陈凯歌被举报,对人身攻击零容忍

趣看热点 浏览 21306

赵嘉义:穆迪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 杨瀚森非常有天赋

直播吧 浏览 8797

俄军前线攻势迅猛,泽连斯基急访欧洲三国要军援

环球网资讯 浏览 6931

品牌旗下首款纯电SUV Jeep Wagoneer S先行版发布

网易汽车 浏览 7113

汪小菲错付了!葛斯齐称会继续爆料,被骂两面派

萌神木木 浏览 15889

王家卫透露幕后故事,胡歌曾拒绝出演《繁花》

娱乐剧汇 浏览 8770

浙江为7名省管干部集中开澄清会 涉及隐私未公开详情

中国新闻周刊 浏览 69209

别猜了,宝总最后跟我在一起了!

伊周潮流 浏览 8810

欧洲杯1/4决赛首战,西班牙以4-2战胜瑞士晋级欧洲杯四强

趣看热点 浏览 21873

岚图FREE 318开启预售 1千抵1万6月14正式上市

网易汽车 浏览 6940

美军泄密案21岁嫌犯:负责网络通信 有最高机密权限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5138

投篮能力去哪了?浓眉19-20赛季命中72记三分 此后共77记

直播吧 浏览 7902

福建4名干部落水失联 无人机发现1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上游新闻 浏览 93497

杉杉股份:涉原实控人郑永刚遗产继承事项,宁波青刚51%股权已处于冻结状态

界面新闻 浏览 14069

泰晤士:列维三拒对凯恩的报价,拜仁最终同意预付一大笔现金

直播吧 浏览 10430

百花奖提名背后的争议:热点新闻下的电影界风云,谁是真赢家?

肆季娱乐 浏览 6594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