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媒体:美媒卖力炒作布林肯访华 外交部回应耐人寻味

环球网资讯67450人阅读

来源:补壹刀

执笔/刀剑笑

布林肯要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

多家美国媒体曝出的这个大消息,在今天的国际舆论场掀起波澜。但人们的心情与今年1月份得知布林肯要访华时已经有了迥然不同。那时候,还抱着希望和期待,但现在就要复杂得多了。

2月份美国在临行前因“气球事件”单方面推迟布林肯访华,让中美关系从低谷又跌入新的低谷。后面,中国人更不信任美国了。

今天,我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比较平淡或者说冷淡:“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这短短一句话背后,其实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01

彭博社6日最先爆出布林肯将要前往北京。

但报道中明显带有美国主流媒体与华盛顿相互配合对外“放风”的熟悉味道。

信源,“匿名消息人士”;具体访问时间,“尚不确定”,只说模模糊糊的“未来几周”。迅速跟进的CNN等美媒,声称采访了更多美国官员和“知情人士”,但也没能提供更多细节。


报道截图

既然消息出自“官方”,那就去向官方求证吧。

但美国务院副发言人帕特尔在记者会上三缄其口,表示没有布林肯要宣布的行程。白宫国安委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6日也称“不想提前谈论此事”。俩人都搬出这段时间以来美方的一贯表态:

将在条件允许时“重新安排对中国的访问”;“你会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我们谈论未来的访问”……

一个“将”字很有猫腻,一位微博网友这样评论美媒的报道。

德国之声网站在综合梳理主要美媒和路透社等其他一些国际媒体报道后猜测,布林肯访华的具体时间可能确实还没最后确定下来,现在讨论“仍处于私下商议阶段”。

这个时候借由美国主流媒体密集放风,显然是想推动布林肯访华事宜取得进展。

但这种惯用操作能起多大作用?难说。

7日下午,我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了有关布林肯访华的提问,就一句话:“关于你提到的问题,我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汪文斌

啥意思?就是根本不理你这个话茬,一下就让美媒那些卖力炒作有种漏气的感觉。

它们这时候该去反思一下,为什么美国最高外交官员会落入当下这种尴尬境遇。

以彭博社为首,主要美媒在报道中大多只提到今年2月布林肯因“气球事件”推迟原定访华行程。但它们绝口不提美方至今没有拿出那是“中国间谍工具”的证据,也没坦承美方应为对华关系骤然变冷承担主要责任。

换句话说,美国务卿是陷在美方自导自演的一场失败政治戏码当中。随后几个月来,美方不止一次表态希望尽快安排布林肯实现访华,但依然肉眼可见的缺乏诚意。

结果可想而知,一次次的自讨无趣。

路透社6日的一篇报道中说,美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本周访问中国,被视为朝向布林肯可能的中国之行的“一步”。

康达是2月“气球风波”以来公开访华的美国最高级别官员,新加坡联合早报6日在转载相关报道时梳理,并称他去年12月就曾来过中国,当时是“为布林肯访华铺路”。

那这次来呢?字里行间明显带着一丝暗示。

联合早报记者相当细致,还特意去看了一下我外交部网站关于康达一行与中方官员会谈的新闻稿,发现随稿发布的两张现场照片,“与会者均面带笑容,展现出轻松友好的氛围”。


中美外交官北京在会谈

这与路透社报道中“双方展现乐观基调”的判断类似。

但这是否会成为美国务卿对华访问成行的转折性节点?

一位美国问题学者坦陈,这还要看美国在事情敲定之前释放多大诚意。中方从不拒绝沟通对话,但始终坚持这种沟通对话需要起到管控和改善两国关系的切实效果。

02

英国金融时报7日的一篇报道,将美国务卿可能的中国之行称为两国恢复高层接触取得最新进展的“一个标志”。

报道梳理双方最近几周来的一系列互动:

在康达一行访华之前,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据报刚刚在5月份“秘密访问中国”。更早时候,5月10日到11日,王毅刚刚同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在维也纳举行会晤。


王毅同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在维也纳举行会晤

那次会面是在“气球事件”后试图让中美沟通重回正轨,当时就有美方高官这样透露。

不仅如此,谢峰大使赴美就任,中国商务部长赴美出席APEC贸易部长会议期间分别会见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和商务部长雷蒙多,被金融时报称为两国沟通取得进展的“另一迹象”。

但这些进展仍主要停留在“迹象”阶段,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缓和中美关系的作用还不好说。

率先爆出布林肯可能访华消息的彭博社,在6日那篇初始报道中特意加了一条摘要:

这次潜在访问“正值美中之间燃起新的紧张之际”。

什么“新的紧张”?彭博社认为是两国军方关系仍未恢复。刚刚结束的“香会”上,两国防长除了握手没有更多互动。最近几天,美方又对中方在南海和台海拦截美方舰机大加炒作。

就在6日,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仍在就此横加指责中方。

他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一个活动上称,中方驱逐舰在台海的“危险航行”表明,有必要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意外造成可怕后果。这样一番说辞,让这个美国印太政策“沙皇”有关“与北京的交流正在改善”的表态,变得没有多少正向温度。

坎贝尔“没有提及布林肯的访问”,路透社还特意补充说。

美方类似操作,让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编辑都不由得发出灵魂提问:

为什么北京不愿与华盛顿接触?

美方一些言语表态上的变化因为言行不一或自相矛盾,无法引起北京的兴趣,无法让北京相信是真诚的;美方言行不断强化着华盛顿只对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则感兴趣……

在6日的一篇文章中,这家美媒将美中沟通受阻归因于“认知错配”,但字里行间没有掩饰对华盛顿的以上看法:

如此一来,北京将美方相关言辞视为口是心非“也就不足为奇了”。

03

这次布林肯访华消息传出之前,CNN等美媒5月中旬就有过一轮大战旗鼓的试探。

还是“多位美国官员告诉CNN”,拜登政府正考虑安排高级官员在未来几个月内对北京进行“一系列可能的访问”。当时报道中说,正在讨论的四位高官是布林肯、财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和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

但快一个月过去了,这些访问仍在“规划中”。

彭博社6日另外一篇报道中有一点说得没错:

虽然近段时间中美有过一系列外交互动,但这并没使两国关系真正解冻。如果这些会议旨在为两国关系重大缓和奠定基础,那么它看起来更像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在美方高官无法迈进中国国门的同时,不少美媒注意到,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中国受到热情接待。

为何会有这种反差?国际问题学者@高志凯频道在今天一条视频评论中专门进行分析。大概意思:

对于马斯克这样为友谊和投资发展而来的人,我们的国门永远是敞开的,“美酒相迎”。而对一些怀着敌意的政客,尤其老想用对抗和冷战思维来搞博弈,老想干涉和侵犯中国主权,闭门谢客也就不奇怪了。

美国务卿这次能不能来,逻辑也是如此。


布林肯

如果要来,为什么来?美方恐怕提前要说清楚。配合华盛顿放风的同时,一些美媒已经提前表示,“相信台湾问题将会成为重点议题之一”。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布林肯此行将是一场“事关重大”的访问,预计双方会谈台湾问题、美对华高科技限制、人权等议题:

美国务卿“还将借机宣示对日韩等亚太盟友的安全保证。”

保持对话沟通当然不是坏事。但如果真如这些美媒所言,美方在规划包括布林肯在内一些政府高官访华的过程中,还是抱着这种掀动风浪制造对抗的盘算,那么就真让我们提不起多大“兴趣”了。

美国务卿“计划中的”访华之行,已经变成一场演砸了的尴尬戏码。中国没有闲情更没义务配合美国政客们自讨无趣的表演。

在被问及布林肯是否很快访华时,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康达未置可否的回应说:“让我们拭目以待”。

确实是得“拭目以待”。因为“见与不见,这是一个问题”,一位中国网友说道。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倪妮新剧旗袍造型好美 中式穿搭永不过时

她读 浏览 15325

开发商未批先建楼盘烂尾5年 13次专题会督促解决未果

鲁中晨报 浏览 40360

"乌克兰战俘被枪杀"视频疯传 泽连斯基:将找到凶手

环球网资讯 浏览 81116

试图抢占先机!谷歌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在线购物领域

财联社 浏览 12100

冬天适合穿什么外套?这三种款式时尚好搭

Yuki时尚酱 浏览 8709

26岁甜美女星自曝去看妇科被男医生骚扰!直呼:超想吐、超可怕

文艺圈娱乐号 浏览 8924

勇士险胜篮网!库里+波杰怒吼庆祝,约翰逊+丁威迪无奈,克莱摇头

篮球资讯达人 浏览 8929

明星家暴致电视剧无法播出 上市公司大晟文化起诉被驳回

证券时报 浏览 8504

记者在催收公司干8天:要回来3万提成2千 银行是金主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66263

那可是迪丽热巴啊,还能不好看??

时尚COSMO 浏览 8422

无人机入侵柬埔寨 洪森:伊朗名将可是被无人机杀死的

枢密院十号 浏览 68469

尤文vs亚特兰大:米利克、基耶萨、伊林首发,DV9停赛

懂球帝 浏览 7737

伊朗外长:美国要求伊朗与黎真主党沟通

澎湃新闻 浏览 8400

美代理防长喊话美军:必须结束所有者战争,是时候回家了

趣看热点 浏览 21486

苹果智能手表禁售令不适用于百思买和沃尔玛

财联社 浏览 8309

丽贝卡·弗格森回归《碟中谍7》全新大片优雅华贵

桃桃淘电影 浏览 12018

比亚迪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王传福谈了行业竞争、产能、车险和智能驾驶

界面新闻 浏览 12582

周海媚去世留下4亿资产 3兄妹拒绝继承

影像温度 浏览 8839

中信证券:华为MetaERP实现自研开发,国产ERP实施受益

新京报 浏览 14916

谷歌工程师硬核长篇预测,证实黄仁勋观点:AGI或在2029年出现,AI五年内通过人类测试

新智元 浏览 8386

媒体:普京坐最新轰炸机上天兜风 狠狠"甩拜登一耳光"

新民周刊 浏览 8331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